第59章科举改制之议(第1页)
🎁美女直播“臣以为,武科也应调换考试顺序。
我朝武科先考策论,再考武艺,便是弓马不精,只要熟读兵书也可得优。”
“臣知此举立意是为遴选帅才,但如此设置,却把将才拒之门外。”
“今官家开设讲武堂,遴选弓马娴熟者入堂听训,旨在培养为将者,臣认为此法极好。”
“帅才难得,将才却易得些,因此,臣请官家下诏,仿文举制度,在各路州县选拔武秀才、武举人、武进士,定三甲之榜,允一二甲武进士入讲武堂听训,为国储备将才。”
赵祯不断地点头,凡是能在他控制范围内提振武力的建议,他都很感兴趣:“张阁老可有具体的考试办法?”
张耆继续说道:“臣觉得,武举考试可设两场。
第一场考试‘拳搏、刀枪、步射、骑射’,若第一场不合格则不再试;第二场让合格者各就其‘兵法、阵图、天文、地理’等所熟悉者言之。
最终以武艺定去留,以策论定高下。”
“先校武艺,则壮勇者可展其武力;再问策论,则善谋者可舒其韬略。
有勇有谋,方为将帅之才!”
赵祯眼中满是赞赏,心中想道:“如此遴选出的武进士,再进入讲武堂中灌输忠君报国的思想,坐实天子门生的身份。
到时授之以兵柄,也不用过于担心其谋反。
只需五到十年,宋军将领便可全部更换一遍,彻底掌控军队。”
赵祯开口说道:“张阁老所言极好,朕深感认同,便如张阁老所言,拟一张黄票,送朕批红。”
张耆拱手领命。
赵祯最后看向李谘,想听听他又有什么新的建议。
李谘起身拱手一礼,而后坐下说道:“官家,臣只知财经,不懂吏治,因此臣的看法仅供官家参考。”
赵祯笑道:“李阁老不必谦虚,尽管说来。”
李谘开口说道:“我朝取士之法大体可分为两种:一为科举,一为荫补。
科举每隔二三年一开,各科总计至多不过五六百人。
然每年南郊祭祀,推恩荫补而得官者,却可多达千人以上。”
李谘一段话说完,赵祯、吕夷简、张耆三人全部坐直了身子。
没办法,谁叫李谘一开口就是奔着大动脉去的。
“臣觉得,不妨趁此机会,将荫补并入科举之内。
将直接授官变为授予殿试资格,如此也可限制冗官,节约财用。”
“殿试实行末位黜落制,贡士们虽有真才实学,可一旦殿试表现不佳,排在末位,也会被当廷黜落。
因此每年都会有学子郁郁不得志,一腔抱负难得施展。”
“那些名落孙山的学子,看着推恩荫补者轻而易举便可得官,心生不公也是常情,对朝廷难免生怨。”
“若授予荫补者殿试之资,便可让天下才俊同殿比试,如此也可加强科举之公平。”
李谘点到为止,不再多言,而这短短几句话,却引了另外三人的深思。
李谘或许只是出于节约财用的考虑,但他这一刀却是直接砍在了大宋冗官的根子上。
赵祯陷入沉思:
何为荫补?翻译翻译就是:官位世袭。
龙生龙、凤生凤、官员生官员、百姓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