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惊起复徘徊(第2页)
🎁美女直播韦应物写下名篇《滁州西涧》的那一年秋天,他的大女儿出嫁,诗人为此写下了感人至深的《送杨氏女》。
韦应物看着女儿就将成为别人家的孩子,眼泪是唰唰的往下流。
“幼为长所育,两别泣不休”
。
妻子早逝,长女如母,韦应物的小女儿就是由大女儿一手带大的。
此时,女儿远嫁,作为父亲不免伤感不舍。
但是他也没得选择,只得强忍悲痛,叮嘱道:“贫俭诚所尚,资从岂待周。
孝恭遵妇道,容止顺其猷。”
他让女儿遵守妇道,相夫教子,不过是希望女儿幸福。
可是当女儿真的走出家门,当他回家看到空荡荡的屋子,韦应物又忍不住流泪,尤其是看见自己的小女儿。
“居闲始自遣,临感忽难收。
归来视幼女,零泪缘缨流。”
两人抱头痛哭。
对于小女儿来说,这个姐姐更像是母亲;对于韦应物来说,一旦小女儿长大也要出嫁,那么这世界就剩他一个人了。
偌大的世界,如果没有亲人,我们拿什么抵御寂寞与悲伤?!
韦应物给自己女儿选的夫婿当然是一流的人物。
据记载,韦应物的女婿杨凌出身豪门,但却敏而好学,为时人所重。
后世柳宗元曾经夸赞道:“少以篇什着声于时,其炳耀尤异之词,讽诵于文人,盈满于江湖,达于京师”
。
后来杨凌的儿子杨敬之更位居三品。
这门亲事,无论怎么说,韦应物都可以心安理得了。
作为父亲,能为女儿做的,韦应物都做了。
为人父母者,古今皆同。
随后不久,韦应物去扬州述职,冬,罢刺史之职。
这一年,他五十岁。
他搬离官署,在城外的西涧之滨筑舍而居,生活陷入困顿,想回长安老家,却苦于没有川资。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是诗人的自省,也是一个清廉自重的州官从政修为。
“逐兔上坡岗,捕鱼缘赤涧”
,这对一个不事农桑的半百老人来说,已经不是一种消遣,而是生活所迫。
韦应物在滁州,有大半年闲居郊外,人与山水辉映,诗与草木同光。
在这样的时光里,韦应物就像一叶泊在唐朝的孤舟,他的锚却深扎在滁州的西涧,也深扎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