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2页)
🎁美女直播脸色苍白,似乎真的很害怕自己会失去这唯一的一个亲人。
……
“这样真的合适吗?”
监控室里,警方放了祝宏伟的探视画面。
年轻一点的刑警直皱眉头:“这个小孩才十三岁,您知道他母亲怎么死的么?自杀,全是这男的害的。
“最后致命的那一刀还是抓着这孩子的手捅的,这多吓人吶!
这事才发生没多久,之前警队的心理医生也说了,这孩子精神状况是有问题的。
贸贸然让他来探视,我觉得不妥,可能会加重小孩的心理创伤——”
“这个案子就是我经手的,要你给我重复?”
老刑警打断他,无语地翻了个白眼,塞了包仙贝到旁边的愣头青手里,“吃吃吃,别废话。”
“……”
委屈。
老刑警说:“探视是这孩子自己强烈要求的。
我也不想答应,没办法,这是人家的权利。”
“哎……真造孽……”
年轻刑警长吁短叹了一会儿,怒吃三包仙贝,打了个鲜虾味的饱嗝。
再看监控的时候,小孩儿已经离开了。
三天后,判决的前一天晚上,祝宏伟在看守所自杀了,死前什么信息也没留下。
大跌所有警察的眼镜。
负责祝宏伟案子的老刑警怎么想都觉得不对劲,仔细想想,祝宏伟自杀前唯一的变数就是他儿子祝饶。
于是老刑警翻出了祝饶之前寄给祝宏伟的信,一封封仔细看。
信上的内容乍看很平常,都是鼓励的话。
但每一封信,都非常笃定地告诉祝宏伟:你不会被判刑,行长夫妇已经帮忙把关系疏通好了,你只要在看守所里待着等待就好,等到判决当天会直接给你无罪释放。
而且有意思的是,长达大半年的时间祝饶跟祝宏伟持续通信,每封信上的内容都是连贯递进的。
不仅详细地告诉了祝宏伟现在“疏通进行到哪一步了”
,而且给到祝宏伟的确定性和承诺是递增的。
“这孩子……”
年轻刑警咋舌,“哪有这种事啊……这可真是撒谎不打草稿啊!
还说得这么真,我看着都要给他骗了!”
老刑警说:“心理学上有一种说法,叫沉锚效应。
“意思是,人的思维会被得到的第一信息所左右。
就像沉入海底的锚一样,先入为主,深信不疑。
尤其是在看守所这种封闭环境——一根绝望中抓住的救命稻草,时间越久越是煎熬,越显得这根稻草可贵。
你想想,对于处在担惊受怕跟恐惧中的人来说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