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新中国的艰难抉择(第3页)
🎁美女直播苏联不仅恢复了o年的领土面积(除了波兰和芬兰),还将整个东欧置于掌控之中,甚至占领了普鲁士人的故乡柯尼斯堡(后来被苏联改名为加里宁格勒)。
这一成就越了任何一位沙皇。
因此,他认为没有必要继续扩张,而是应该稳固已有的成果。
再加上苏联在二战中遭受了巨大创伤,急需休养生息,此时不宜再动大规模的战争。
其二,美国人拥有原子弹。
到o年,美国拥有oo颗原子弹,而苏联仅有颗,核力量的对比极为悬殊。
尽管双方向对方本土投掷原子弹存在困难(缺乏有效的投送工具),但打击彼此在欧洲的驻军则是不成问题的。
因此,由于欧洲的力量格局失衡,美国的战略重点必须置于欧洲,并始终保持一支能够随时支援欧洲的军事力量。
这也决定了美军不可能在其他战场上投入大量兵力。
鉴于以上情况,美国非常乐意与新中国维持一种既不冷淡也不过于亲密的关系,唯一的底线是避免军事对抗。
然而,这种暗示并未引起中国的关注,当然,也不排除中国有意忽视的可能性。
早在《论人民专政》一文中说:当时的外交政策只能选择倒向苏联。
不仅因为美国长期对蒋介石提供大量援助,还因为当时中国城市中大量资产掌握在美国资本手中。
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军队开始在各大城市接管资产,场面之混乱和血腥程度堪比清初的跑马圈地。
凡是国民党军政要员看中的房子,便随意将其冠以“逆产”
之名,诬陷房主在抗战期间通敌叛国是汉奸,继而强行没收。
这种强盗一般的接收,导致国统区众多工厂和企业倒闭,物价飞涨,各种物资极度短缺。
美国借机大量倾销战争剩余物资,随后将所得资金用于低价收购因破产而抛售的资产,使得美国资本与国民党的官僚资本实际掌控了各大城市的产业。
如果这种局面持续下去,新中国的建设将无从谈起。
新中国随后展开了大规模的官僚资产和外资资产的没收行动,中美关系由此开始恶化。
然而,尽管如此,美国此时除了表示抗议外,还是没有采取任何特别的军事行动,也没有表露出干涉新中国解放台湾的意图。
中苏较量的莫斯科之行
年月,刘少奇前往莫斯科访问。
在这次访问中,乔大叔建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国际革命运动中,中苏两国应该共同承担更多义务,并进行某种分工。
我希望中国今后能够更多地负担一些,对殖民地、半殖民地附属国家,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指导和援助。”
还说,“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去世后,革命的中心从西方转移到了东方,而如今又转到了中国和东亚。
因此,中国共产党应当承担起对东亚各国革命的指导责任。”
简而言之,苏共将负责欧洲的革命运动,而中共则承担起亚洲的革命任务。
斯大林的这一“革命分工”
绝非简单的口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是直接影响了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态度与行动。
这就是当时中国人民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输出革命”
。
从“抗法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