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
🎁美女直播>
唐僧得个感冒就一蹶不振,想放弃取经大业,甚至还要写遗书,实在不能算是佛性坚定的取经人。
第八十五回——正欢喜处,忽见一座高山阻路,唐僧勒马道:“徒弟们,你看这面前山势崔巍,切须仔细!”
行者笑道:“放心!
放心!
保你无事!”
三藏道:“休言无事。
我见那山峰挺立,远远的有些凶气,暴云飞出,渐觉惊煌,满身麻木,神思不安。”
行者笑道:“你把乌巢禅师的《多心经》早已忘了?”
三藏道:“我记得。”
行者道:“你虽记得,还有四句颂子,你却忘了哩。”
三藏道:“那四句?”
行者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
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
三藏道:“徒弟,我岂不知?若依此四句,千经万典,也只是修心。”
行者道:“不消说了,心净孤明独照,心存万境皆清。
差错些儿成惰懈,千年万载不成功。
但要一片志诚,雷音只在眼下。
似你这般恐惧惊惶,神思不安,大道远矣,雷音亦远矣。
且莫胡疑,随我去。”
那长老闻言,心神顿爽,万虑皆休。
悟空的佛心与佛性与唐僧的高下立判,笔者不用多说。
笔者愚见,唐僧是一个急功近利,积极追求事业成功的男人,他的心并不在皓首穷经,钻研佛理,而在于走到西天,取经成功。
他和孙悟空不同,孙悟空并不太在意取经的结果,因为在孙悟空看来,取到经书是迟早的事情,功到自然成而已,孙悟空更在乎的是取经过程中的修炼,一路走来,孙悟空越来越成熟,说的话也越来越富含佛理,到后来,他已经开始劝道唐僧了。
而对于唐僧来说,取经的过程并不重要,不管怎么走,只要能走到灵山即可,至于行走过程中得不得道并不重要,取经成正果才最重要。
因此,唐僧是一个背负着领导任务而没有极其强烈佛心的人,他会害怕,他会愤怒,他会抱怨,他会骂人,他会说谎,他会消极,这些都不应该是一个得道高僧所应表现出来的特点。
所以,当他面对女王时,内心的真实想法,无人可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他之所以要脱身而去,只是因为唐皇和灵山的两重压力在,他不敢留下。
不是不愿,而是佛陀不敢爱上美人。
在灵山势力的游戏规则内,又怎么会允许无视游戏规则的事情发生?
所以女儿国国王注定的结局是自古多情空余恨。
当取经团队离开女儿国时,唐僧慢下龙车,对女王拱手道:“陛下请回,让贫僧取经去也。”
女王闻言,大惊失色,扯住唐僧道:“御弟哥哥,我愿将一国之富,招你为夫,明日高登宝位,即位称君,我愿为君之后,喜筵通皆吃了,如何却又变卦?”
八戒听说,发起个风来,把嘴乱扭,耳朵乱摇,闯至驾前,嚷道:“我们和尚家和你这粉骷髅做甚夫妻!
放我师父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