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太子的大礼一(第1页)
🎁美女直播永宁城始建于唐贞观十八年(公元645年),由大将军尉迟恭(敬德)监修,叫寒江城。
当时城池南面有一条大河,俗称寒江。
相传,当年武艺超群的女将樊梨花曾经镇守此城。
永宁城东门和北门外,至今还留有樊梨花驻守时用过的校场、点将台、牧马场和马厩等遗迹。
大约在辽金时期,这座唐代的永宁城毁于战火。
明朝初年,永宁称“中所屯”
,也称“终食屯”
,为屯兵之所。
明永乐十二年(1414年),明成祖朱棣北巡,驻跸于永宁西北15公里的团山(又称独山,永宁八景之“独山月夜”
即在此)。
当时,延庆百姓已于明初被迁往关内,妫川大地日渐荒凉。
朱棣见这里山川秀美,沃野百里,遂下诏,复置隆庆州并分置永宁县;同时委派原礼部尚书赵羾,大批迁移山西百姓及犯罪官吏,开发建设延庆。
明宣德五年(1431年),阳武侯薛禄奉命统兵前来永宁县修城驻守。
明正统四年(1439年),又在原土石城基础上加以重建。
城为正方形,周长六里零十三步,高三丈五尺,间以砖石砌筑。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因大水致使城郭多处坍塌。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朝廷又派参将方振、总监工杨大节予以整修,城高增至四丈。
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参将张国柱再次修葺。
明代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在此置永宁县之后,才开始兴建十三陵,故有“先有永宁城,后有十三陵”
之说。
说起永宁就不能不提大明九边,也不能不提宣府。
九边,又称九镇,是大明朝弘治年间在北部边境沿长城防线陆续设立的九个军事重镇,分别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
嘉靖年间明廷于北京西北增设了昌平镇和真保镇,万历年间又从蓟州镇分出山海镇,从固原镇分出临洮镇。
公元1368年明朝建国,其后百余年间,退居漠北的蒙元残余势力伺机南下,成为明代的严重边患。
明朝统治者不得不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相继设立了辽东、宣府、蓟州、大同、太原、延绥、宁夏、固原、甘肃九个边防重镇,史称“九边重镇”
。
是明朝同蒙古残余势力防御作战的重要战线。
而宣府镇(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县)管辖的长城东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处,西至西阳河(今河北怀安县境),全长510多公里。
加之宣府距离京城只有四百里左右的路程,号称“京西第一镇”
其军事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可以说是京城门户,而永宁即为宣府镇东路第一座军事重镇,又扼守长城战略要冲因此其地位更显重要。
这也是朱厚照之所以把永宁选为他的第一块战略发展基地的原因。
除了永宁位置重要之外,还在于永宁此地交通便利,宣府的铁矿大同的煤炭都可以很方便的运到这里,这是建立工业基地不可或缺的原料。
永宁远离京城,又被朱厚照暗中动了手脚,可以说现在的永宁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都被打上了太子爷的标签,永宁参将江彬别看只是个小小的参将,但是在宣府诸将眼中几乎可以和总兵大人并驾齐驱。
永宁县令梅翡甚至可以不鸟延庆州的上官。
所以说在宣府,永宁县和永宁卫几乎可以说是自成一家了。
可是今天永宁城的百姓们发现梅县令、江参将和那个不知道到底是多大官职的曾大人,齐刷刷的聚集在城门口,似乎是等着什么重要的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