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知音伯牙终是连累了子期(第1页)
🎁美女直播“知音”
这个词,由伯牙与子期的相遇而诞生。
世人皆知这段千古佳话,却不曾想到,子期终为伯牙所累。
俞伯牙,相传是春秋时期楚国极富盛名的乐师。
而钟子期呢,只是一个山野间寻常的樵夫罢了。
这二人又是如何相遇、谱写佳话的呢?其中自然有一段缘故。
话说这俞伯牙,于音乐的造诣那是相当的高!
高到什么境界呢?高到没人能懂!
这就有些类似梵高的经历。
不信?您琢磨琢磨,现在提起《高山流水》这首名曲来,有谁会不认为是高雅之作呢?可是在它刚问世的时候,可不是很让人们认可的。
这么说来,是不是有些像梵高?他的作品《向日葵》大家应该都知道,据说这幅画现在能卖到上亿美元。
但是在梵高活着的时候,他的作品根本就没人认!
为什么会是这种情况呢?因为当时画坛流行的是印象派。
就是那种将所见,犹如照片一般最直接表达出来的形式。
而梵高的画作呢,虽然你也看得出来是向日葵,但是怎么觉得就那么“模糊”
。
以至于观赏者普遍认为,这货的基本功不好,画功太差!
但是在梵高去世以后,他的作品才逐渐被人认可。
这时候又有了新的解释,也不再说是画功太差了。
反而解释说:梵高的作品在印象派的绘画基础上,融入了对事物的个人理解、及感情色彩,是为“后印象派”
。
然后一番大肆宣扬,当初梵高无人问津的画作,竟然被炒出了天价。
所以您看,艺术这玩意儿,好坏和价值,真的是很难评。
当初俞伯牙作《高山流水》,就遇到了这种尴尬。
咱现在也不清楚,三千年前那会儿,“乐坛”
都流行什么风格的。
但是可以肯定一点,《高山流水》的风格,是和当时格格不入的。
我冒昧猜想了一下当时的情景,大约是介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