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电视和拉场戏 葡萄酒(第2页)
🎁美女直播有心的可以上网听听二人转正戏,再听听评戏,心里自然清楚。
不过有一点,相声可真的是从落子来的。
一段过门唤起了全堡人的热情后,毫无废话的正戏就开始了,梁赛金擀面,说的是一个有志青年刻苦读终于考上清华北大进入政府后,回乡寻找失散多年的妈和妹妹的故事,唱腔很美,戏词写的感人又不失幽默。
三位演员一场戏一个多小时下来,下面观众都是一边流泪一边笑着,巴掌都拍红了。
一场正戏唱罢,又来了两个小段和一段精彩的小丑灌口,就是评戏里鼻梁子上沾一块白那种形像。
小丑下台,一声大锣,又一出大戏,马前泼水。
说的是一个屌丝学渣,娶了个嫌贫富的老婆,老婆找了个有钱的把他踹了,这哥们一气之下发愤图强,终于考上了清华北大进了政府,锦衣还乡,找到前妻,装逼摆谱,一雪前耻的故事。
这段戏没有眼泪,全是轰堂大笑,里面有段戏词很有意思前几日我正在家中静坐,谁知一开门就进来个婆娘,进屋就脱鞋,脱鞋就上炕,我问她干啥,她说要和我搞对像。
后边记不住了,可以去听一下,很好的戏。
二人转拉场戏最大的特点就是不闷,节奏很明快,包袱多。
戏终人散的时候,已经快半夜了,东北昼夜温差很大,这时间已经很冷了。
演员的戏服很单薄,下了台直接捂着大衣在那抖,就有堡里家近的去拿了热水过来给他们去寒。
这种戏班也是本地农民,都是一家几辈唱戏,农闲时就出来到各堡各村赶场子。
随着人流过桥再过河,这回不是一家四口了,那几家也来了,一大群人扛着板凳,一边大声交谈一边往回走。
今天的月亮很大,照得四野通明,手电筒都用不着就能清人脸了。
几家的男人都是壮汉,背小的扶老的就轻松过了河。
有人边走边哼唱刚才听的戏,引来大家的哄笑,一路上热热闹闹的,没觉得多久就到了家。
一夜好睡。
第二天早上起来,窗玻璃挂着一层薄霜,透过玻璃出去,栅栏,大地,树木,视线内的一切身上都挂着薄霜,透着一股清冷。
穿衣洗脸吃饭,等出了门到院子里的时候,太阳高照,霜已经散了,地上边角里潮湿的地方已经结了冰,在太阳下闪着星芒,冬天,不远了。
下了露霜,院子里的葡萄就可以吃了。
前几天还透着清绿的果子,过霜后已经变成了深紫色,外皮上凝着一层薄薄的果霜,一串一串吊在宽大的绿叶下,像一串串玉石,晶莹剔透。
葡萄是本地品种,果粒不大,和成年人的小指肚差不多,但是很甜,籽也少。
姥姥家房前屋后还是很有一些果树,有些是从山里移出来的,有些是姥爷种的,山楂,核桃,杏,李子,樱桃,梨,都是本地普通的品种。
东北土产的水果个头都不大,但味道很足,后来慢慢的就越来越少,市面上全是个头大品相好的引进种了,就再也吃不到大山的味道了。
想来是因为外表不够诱人吧。
长大后张兴明基本上不吃水果,找不到那种感觉和味道了,干脆不吃也罢。
房后地边上,有一棵苹果树,是张兴明的最,因为这棵苹果树上,结出来的是梨子,苹果一样的梨子,味道很独特,又脆又多汁又甜,是姥爷自己嫁接的,把梨树和苹果树嫁接到了一起,就是每年结的果都不多,若大一棵树上也就二三十个果,成熟以后半红半绿,远远就闻到树上散发出来的清香。
和哥哥拿着剪刀,端着小簸箕,来到葡萄架下。
到了葡萄架下面,仰头着一串串的吊在半空的葡萄,张兴明就有点发愁,够不着啊,足有两米多高,是自己的两倍还多呢。
姥姥姥爷对这东西是没有一点兴趣的,都不。
顶多也就是他和哥哥馋了,去摘下三二串来,想让他们花半天的时间把满架的葡萄摘下来在记忆里从来没发生过。
只能和哥哥自力更生。
哥哥也是个懒的,他想吃葡萄了也从来不摘,往往是爬到葡萄架上,手都不用,直接用嘴去架上咬,几口就是一串,啃个几串,心满意足的爬下来,留下几支光秃秃的梗在藤上。
每年葡萄都是大部分直接枯死在架上了。
现在就是这样,哥哥端着小簸箕,皱着眉头站在那里,说“拿这玩艺儿干什么呀上去吃就行了呗。
都采下来,你能吃了那么多啊这玩艺吃多了杀嘴。”
味道太浓的水果吃多了,嘴里会不适,有微微的刺痛,东北叫杀嘴。
“我要酿酒,葡萄酒,你喝过啊告诉你啊,不和我一起采,就没你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