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归化城(第3页)
🎁美女直播康熙十三年(年),吴三桂起兵反清。
大约皇帝也知道吴三桂多年来交往五世达赖,于是特派钦使送去一道敕书,内云:“大兵分路进讨,若吴三桂势蹙投降,喇嘛其即执送。”
五世达赖向钦使表示“当诵经祝佑圣躬康豫,咸灵远播,国祚绵长”
,并在奏章中说:“吴三桂背主负国,人皆恶之,不来则已,来即缚之以献。”
康熙览奏后说:“喇嘛崇尚信义,必如所奏而行。”
在整个战争期间,五世达赖从侧面配合、支持了朝廷,除了封锁金沙,严防吴军窜犯外,还在西北孤立削弱了王辅臣势力。
王辅臣原系吴三桂旧将,官拜陕西提督,南北对峙之时,三桂唆使其叛清,另派大将王屏藩率劲旅由川入陕,兵指汉中,企图会合,侧击清军。
此招若实现,最后胜负恐难预料。
时王辅臣进兵平凉,欲南下汉中接应吴军,唯担心甘肃提督张勇慑其后,于是煽动安多和硕特各部入边侵掠,夺占河西走廊,牵制张勇,更与蒙古兵“交相连结,欲图入掠”
。
朝廷接张勇奏报后,一方面表示若吴三桂“悔罪来归,亦当贷以不死”
,一方面紧急下诏,要求五世达赖止安多蒙古,勿为边患。
圣旨一下,五世达赖立派数十名使者手持达赖喇嘛法谕快马北上,使者均黄缎缠头,沿途车马行人皆避让之,于是甘青局势很快得到稳定。
王辅臣势单力孤,只好投降,王屏藩困守汉中,兵败自杀。
若不是多处宏法、广建寺庙扩大黄教影响,恐怕根本无法靠快马法谕很快安定一方局势。
此前,清廷曾想征调和硕特各部经由西藏攻击滇北,五世达赖恳切上奏:“蒙古兵力虽强,难以进边,纵得城池,恐其贪据,且西南地热,风土不宜。”
这一建议着眼于西藏乃至西南地区的长远稳定,可谓虑事深远,得到皇帝赞同。
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积极东扩,先后征服了蒙古人统治的喀山汗国、阿斯特拉罕汗国和西伯利亚汗国,贪婪的目光投向贝加尔以东至黑龙江流域大片土地。
趁明清交替之际,沙皇先后派出以波雅科夫、哈巴罗夫为的殖民军,侵入我国东北地区,并构建雅克萨和尼布楚要塞,作为尔后东进海岸南达长城的军事基地。
顺治年间,清廷就曾动数次讨伐,在今俄罗斯远东城市哈巴罗夫斯克附近,歼灭哈巴罗夫副手斯捷潘诺夫全军。
康熙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后,于至年,派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萨布素统兵围剿雅克萨,先是击败俄援军,俘获头目额里克什,再逐次围困,激战三个月,毙其领图尔布青,力拔要塞。
年,签订《尼布楚条约》后,沙俄才退出了侵占的中国领土。
战前,康熙曾派人搜集相关情报,现俄军才四百人,且多年来,从未派遣过千人以上的军队,不禁称奇:“万里跋涉,他们靠什么在当地立足?”
原来是靠威胁利诱、收买少数头人。
上次俄军能在失败被迫退出城堡后,再次潜入,就是靠头人根特木尔的帮助。
由此,康熙深知,这一仗能否取胜以及能否巩固战果,关键在喀尔喀蒙古人的向背。
在这条看不见的争夺人心战线上,清廷借助达赖喇嘛的宗教影响,获得了优胜。
条约签订次年,外蒙古三汗王都输诚归附。
至此,康熙皇帝更深刻的理解了“一座喇嘛庙,胜抵十万兵”
这个谚语,也更加重视与达赖喇嘛的关系。
后来,康熙在承德修造避暑山庄时,周围多建寺庙,为迎接达赖、班禅还专门修建了“普陀宗乘之庙”
和“须弥福寿之庙”
,其建筑之宏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因夏天内地炎热,康熙还多次在避暑山庄内接见蒙藏维等少数民族代表,并在山庄内“万树园”
景区,架设蒙古包,刻意营造草原风光。
考虑到五台山历来为各族佛徒心目中的圣地,为方便蒙古人朝拜,康熙还特在台内增修扩充黄庙二十余座,统管全山黄教的菩萨顶扎萨克大喇嘛,也须由达赖喇嘛亲自委任,报清廷批准、赏穿黄袍后方才生效。
正是由于这样的策略以及一系列的措施,才出现了“内外蒙古王公台吉,驱驼马牛羊数千里,倾城贡献者,不绝于道”
的昌盛景象。
喜欢雪域格桑请大家收藏:()雪域格桑更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