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周恭王 国事艰难(第1页)
🎁美女直播周恭王,周穆王之子,姬姓,名繄扈(yihu),西周第六任君主,在位时间二十三年。
周恭王时,周朝的国势已经大不如前,但恭王依靠自己的改革,却让周朝的局面勉强维持了下来,同时也解决了许多问题。
成康之治,乃是史书明确记载的大治之世,而昭穆时期,就是炫耀国力、彰显武功了。
历朝历代,但凡大治之后,必起刀兵,诸如汉武、唐宗,莫不是如此。
古今的道理都是共通的,积蓄国力,强盛国家,从来都不是最终的目标。
如果能够使老百姓生活富足,安定和谐,自然是最好的,但上位者考虑的东西,从来都不止民生。
而在古代,真正的民生可能还要排在很后面。
征服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讨伐不臣之国,每一个有野心的君主,都会尝试着迈出这一步。
只是失败的居多,成功的太少了。
没有像成康之治、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这样的基础,大动武事,必然不会也有什么好结果。
而哪怕是有着治世打下的基础,常年的征战也会拖垮一个强大的王朝。
这一点,古今都是如此,今人所见足以能够证古时之事。
昭穆两王在位的时间长达七十余年,昭王更是死在了第三次南征之时,如此长时间的征战,造成消耗是不可想象的。
恭王继位的时候,周朝的国库已经虚弱不堪了,可依照礼乐制,周天子的威仪不能丢掉,哪怕是国库空虚,恭王也不得不勉力维持。
可这个并不是最糟糕的情况,国库的空虚毕竟只是一时,只要君王停下征战的脚步,休养生息几年,一个强大的王朝很快就能恢复过来。
真正致命的是,昭穆两王留下的赫赫战果。
而有着胜利的战果,自然就有着一个个要封赏的功臣,这就离不开周朝的亡国之策,分封制了。
后世王朝,对待有功之人,加官进爵、金银财宝,也就没有更多了。
可是在周朝,但凡有功之人不是封城就是封地,造父因为驭驾有功,便被穆王赐予了赵城。
昭穆两王大行武事,平定四夷,自然也是大行分封,周恭王为了体现赏罚分明,也是大行分封诸侯和大夫,可造成的结果就是周天子能够直接掌控的土地越来越少,甚至到了入不敷出的地步。
恭王可以说是周朝历史上第一个面对如此困境的君主。
为了解决国家的困境,恭王一改父祖两代武力征服的做法,更是裁剪军队,与民休息,让更多的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国家的收入。
在对外关系上,为了保持周朝的稳定,在不大动干戈的前提下,与周边的少数部族保持相对和平稳定的关系,哪怕是解决争端也更多是用和谈的方式。
而恭王最大的一个作为,就是承认了土地的私有制,允许土地的自由买卖,还规定了国家向土地的所有者收缴税金。
恭王的这一举措,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收入,原本贵族私自耕作的田地是不需要交税的,可土地私有制后,不仅周王朝允许的私田一旦被现就会收归周室,使得许多贵族都不得不将私田报备了上去。
周恭王虽然不专武事,可为政有方,足以算得上是一代贤君,可周王朝到了他在位的时候,衰落之势已经不是人力所能改变。
分封制之下周王室的虚弱又无可避免,恭王虽然极力维持,可周王朝的国力还是一步步得衰落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