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337(第3页)
🎁美女直播便无文与可,自有月传神。”
“竹之节?”
“脩脩稍出类,辞卑不肯丛。
有节天容直,无心道与空。”
“伯安兄博古通今,看出如此多的道理,还说一无所得。”
丁寿不解。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
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王守仁默不作声,拎起酒壶,为自己与丁寿再度斟满,带着几分迷茫道:“我之所见,不过法身般若,如何能达晦翁所说‘无极太极’之境,实在百思不得其解。
南山可有言教我?”
“我?”
丁寿失笑,“伯安兄身兼儒释道各家之长,小弟才疏学浅,何敢妄言。”
“身在山中,难免为云雾所迷,南山站在山外,又无名教桎梏,当另有高见。”
格竹一事困扰王守仁十多年,真心期望这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小老弟能给出些新的见解。
“朱子所谓一草一木、一昆虫之微,亦格有理。”
丁寿微笑,“小弟以为,这关键还在一个‘格’字上。”
“愿闻其详。”
“《仓颉》云:格,量度之也。”
丁寿侧卧船头,将手伸入江水,感受着彻骨寒意,“大江旦夕东去,草木岁岁枯荣,莫不蕴含其理,审度量之,于草木昆虫之微,渐进求知,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积少成多,豁然贯通,终究无极太极之理。”
“人力有穷,天下万物之理如何尽格?”
王守仁拧眉沉思。
“确是不易,可已有人先晦翁百年亲身履践。”
“何人?”
王守仁急声问道。
“伯安兄的一位同乡——梦溪丈人。”
丁寿似笑非笑地回答道,相比名留青史,沉括可是名标宇宙的人物,这种借用后世思想理论来和当事人拆招的感觉真好。
“沉存中?!”
“怎么,伯安兄也因沉梦溪构陷苏东坡一事鄙薄其为人?”
丁寿也担心老沉的为人不够有说服力。
“《元佑补录》所载此事不可考,年月先后差池不合,宋人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中虽作援引,但附注标明。”
王守仁看向丁寿的眼神带了几分不满,语重心长道:“贤弟,读书切忌一目十行,囫囵吞枣,治学需谨慎才是。”
“伯安兄教训的是。”
丁寿尴尬地摸了摸鼻子,nnd,就知道散文作家写的东西不能信。
“伯安兄当知,沉梦溪博学善文,改浮漏测冬至日长,分层筑堰测得开封和泗州之间地势相差十九丈四尺八寸六分,见群山而知沧海桑田,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学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着,可谓无物不格,无理不知。”
二爷狡猾地将科学‘物理’与哲学抽象混为一谈。
王守仁点头,“晦翁讲学亦常引《笔谈》之语,以沉存中所言为善。”
纳尼,那个‘存天理灭人欲’的朱老夫子还对《梦溪笔谈》有深入研究,丁二瞬时石化。
丁寿不知道的是,朱熹不但是最重视沉括着作的科学价值的,也是宋代学者中最熟悉《笔谈》内容并能对其科学观点有所阐的一人,“日月之说,沉存中《笔谈》中说得好,日食时亦非光散,但为物掩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