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后续影响(第3页)
🎁美女直播统一文字和思想依然是需要的,但对于文化的管制没那么严格,比起焚烧六国之书,他更想把六国的人才和文明通通榨出来为己所用。
毕竟,谁能比皇室的藏书更多呢。
六国贵族只能捏着鼻子,一边教授自己的六国旧民学秦小篆学秦法,一边用自己私藏转移的藏书来教授六国曾经的文化,将更多的六国历史,传到后世。
。
汉朝,刘彻正跟赵过一起微服私访。
他们也没走远,走到了长安周边的田地里,看着农人在天地间忙碌,刘彻不是第一次看到农人种地,但是第一次觉得自己原来小看了农耕:“原来种地大有智慧。”
往日他看到的是农人机械的弯腰,把头埋进地里刨食。
身上手上永远沾有泥土,晒得肌肤黝黑沧桑,腰身仿佛永远直不起来,看向上位者时卑微又低下。
现在再看农人熟练地学着天幕说过的各种沤肥法,再想想欧洲那些只会用鸟粪的外邦人,刘彻深刻地感受到了农人粗糙朴实外表下积累出来的农耕经验有多么宝贵。
他还看到田间已经多了一些天幕出现过的农具,官府还没租借,农人已经自己打造出来了。
原来农人并不都是愚人,学得飞快。
刘彻看到了一个类似曲辕犁的犁,天幕上放出来过,这是唐朝出现的,到了明朝退步之后反而没用了。
大汉原本没有曲辕犁,天幕出现后,农人自己研究,村里的木匠帮忙打造——刘彻把盐铁收归官营得等到公元前118年,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可是国库空乏,出身盐铁商人的东郭咸阳、孔仅提出了盐铁官营的政策被刘彻采纳后才实
施。
刚刚经历马邑之谋的大汉,盐铁权利还在诸侯国手中,民间也有。
长安附近的村民相对其他地方也要更富裕一些,村人合伙找镇上的铁匠一起制作,集全村之力,制造出了大汉的第一台曲辕犁。
“果然比二牛抬杠好用!”
刘彻听到农人们推着曲辕犁,挥鞭赶牛,轻松地耕地时惊喜的叫声。
赵过感激地看向天幕:“大汉不缺牛马耕地,有后世更方便使用的农具,加上天幕说过的各种沤肥法,增产还是有希望的。”
“再加上小麦和粟轮种,代田法实验。”
刘彻看向赵过,“搜粟都尉,你的任务可是很繁重。”
又是代田法又是改良农具,还要去太学教授农学,赵过刚到就被委以重任。
赵过恭敬道:“陛下放心,在试验田里,小麦和粟已经开始尝试轮种。
臣使用了从南方引进的各种小麦,也不知道哪种更适合长安的土壤,不同区块的田搭配了不同的小麦。
等待成熟季节来看哪种更适合长安周边种植。”
刘彻点点头:“那水稻也是高产,南方也得重视。”
偶尔也能看到一群农人汇聚在水塘边,热热闹闹商量着什么。
刘彻去一问,原来是想学天幕上,全村合伙养鱼。
不过这时候还没有人专门育鱼苗,所以全村人打算集体去河里抓点小鱼,圈养在堰塘里,等长大了吃。
刘彻含笑听着,听到农人们有些还记得天幕说过的养鱼之法,说得头头是道。
也有人讨论起用枯木养菌子的方法,说自己家里就有枯死的树木,打算砍回去尝试一下,能多一种吃食也好。
刘彻听着农人们因为多了一些不费钱的食物,脸上是期待的光彩,连他是贵人也没那么忌惮了,沉浸在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中。
刘彻没有过多干扰,静静地听了一会才离开。
君臣二人一边在田间行走,一边议论着接下来的农耕措施,宫中侍卫扮作普通家丁在后面跟着。
“让官府打造曲辕犁,借给民间使用。”
“在乡间也设立劝农亭,让有经验的老农担任农官,分享农耕经验。”
“搜集贵族和官员家中藏书,若是有秦朝或者以前农家弟子的书籍就更好……”
“养鱼之法可以让宫中养过鱼的传授方法,越简单越实用越好。”
“天幕提到过的箱式养鱼法,还有温室也可以尝试一下,有了足够的经验再推广到民间……”
刘彻被启发着,一条接一条农政行令准备颁布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