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伊松佐河奇迹(第2页)
🎁美女直播这也代表着意大利将变得更强。
1915年1o月18日。
第三次伊松佐河攻势。
意大利6军总参谋长卡尔多纳将军集结了3o万兵力以及12oo门火炮,沿着伊松佐河对奥匈帝国全线起进攻。
意大利对奥匈帝国最大的优势不仅仅是一倍的人数差,更是那要命的12oo门火炮,这同样比奥匈帝国多了整整一倍。
面对差距如此巨大的火炮优势,奥匈帝国第五集团军只能后退。
即使如此。
第三次伊松佐河战役还是在重复前几次伊松佐河的惨剧,双方不断围绕着一个军事要点进行血肉拉锯,双方谁也无法守住。
曼施坦因的动态防御战术还是有用的。
起码在面对意大利军队进攻时,他们可以少死很多人。
1915年11月4日。
第三次伊松佐河攻势结束。
意大利军队伤亡七万人,奥匈帝国军队伤亡三万五千人。
伤亡人数每一次都在不断增加。
喀斯特地区的很多部队被成建制的打散。
即使曼施坦因所做的已经减少奥匈帝国的伤亡,但这种数字在这种规模的战争面前毫无意义,双方在这里短短几个月的战争,已经伤亡二十万人。
而这一次。
意大利并不准备给奥匈帝国军队喘息的机会。
1915年11月1o日。
第四次伊松佐河攻势。
意大利6军总参谋长卡尔多纳将军是一个糟糕的将领,他固执且使用一种愚蠢的战术,比如说将全线铺开在整个伊松佐河,这使得兵力实在太过分散,根本无法进行有效突破。
这一点在第四次伊松佐河被纠正,意大利总参谋部将战略目标定在了圣米歇尔山到塞布西山的防御工事,占领这些位置将使多贝尔多盆地得到控制。
但。
从始至终不管意大利还是奥匈帝国都无法解决一个问题。
夺取阵地容易,但根本无法真正占领。
有两个最为关键的因素,在阿尔卑斯山地后勤补给根本跟不上,以及只要占领阵地就会遭到对方的炮火覆盖。
在这两点因素的影响下,根本没有任何战术可以解决,就算是曼施坦因也只能尽可能地减少伤亡。
1915年11月17日。
意大利的飞机越过戈里齐亚的上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