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将军杖策征塞北(第2页)
🎁美女直播收到任命通知之后,元渊立刻到新领导李崇那里报到,然后整理行装,协助李崇调度部队,离开洛阳北上。
六月下旬,平叛大军到达云中,军旗招展,声势浩大。
结果没几天,就被当头打了一棒子。
那个抚军将军崔暹,本是个奸猾好利、善事权贵之徒,虽然文韬武略样样稀松,但架不住人家出身好。
他属于清河崔氏,是北魏孝文帝钦点的汉家四姓之一(另外三个是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
孝文帝提倡汉化,尤其注意拉拢这些名门望族,结果就是无论有没有本事,统统可以出来当官。
崔暹原来当过南兖州刺史,因为贪污被弹劾免官;后来再当豫州刺史,因为抢占田宅被弹劾免官;再后来任平北将军、瀛州刺史,依然贪暴如故,因为不称职被解还京。
这次不知道皇帝,或者说元叉,哪根筋搭错了,又把他选出来协助李崇领兵平叛。
崔暹刚到云中没几天,不知从哪里搞到的情报,说卫可孤去沃野跟破六韩拔陵汇报工作去了,现在武川守备空虚,是个偷袭的好机会。
于是他没有请示李崇,私自领兵去偷袭武川。
崔暹琢磨着如果得手,肯定是大功一件。
算盘打的很好,但这次对手可不是任你盘剥的州县百姓小白兔。
自古兵不厌诈,多个相互印证的情报都有可能是假的,何况这种不太靠谱的单线情报。
果然,崔暹在白道城顺利钻进了破六韩拔陵和卫可孤的包围圈,刹那之间伏兵四起。
好在崔暹跑的快,见势不妙果断弃军而逃,单人独骑跑回了大营。
李崇听闻前线战败,不禁大惊失色,立刻亲自领兵前去救援,结果半路遭到卫可孤部队的阻击,无法前进。
不久崔暹所部人马全军覆没,破六韩拔陵同卫可孤合兵攻打李崇的部队,李崇支撑不住,只好撤回云中。
();() 开门就打了个大败仗,李崇大怒,但崔暹是朝廷命官,不能私自处置,只能把他逮起来揍了一顿板子,押送回洛阳。
违背主帅节度私自出兵,而且还弃军逃跑,丧师辱国,致使部队全军覆没,搁哪个朝代都是要被咔嚓掉的。
结果这个崔暹对这种情况驾轻就熟,暗地里给元叉送了不少美女田园,居然神奇地免责了,放出来继续在洛阳当官。
元渊和李崇没时间理这些,他们在发愁下一步怎么办。
元渊知道打仗之前要先做调查研究,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这段时间他认真考察了北镇的相关情况,还从仆射元纂那里调来了于谨作为长流参军,为自己出谋划策。
于谨出身河南于氏,跟六镇之乱的导火索怀荒镇将于景同族。
于氏家族是孝文帝钦定的勋臣八姓之一,曾经是北魏最煊赫的名门望族,自于栗磾(yúlìdī)以下,出过一位皇后、三位开国公,以及多位三公、领军、尚书令等朝廷重臣。
但到了第四代于忠之后,就已经盛极而衰了,逐渐从中央要员降到了地方郡守。
于谨一家世代守边,他太爷爷做过怀荒镇将,爷爷做过高平镇将,老爸做过陇西郡守。
于谨本人性格沉稳,才器过人,打小就喜欢读书,尤其爱好孙子兵法。
奈何现在家族整体趋势在向下走,没有合适的岗位安排给他这一代的后生,于是于谨干脆不找工作了,整天不是宅在家里看书,就是出去四处晃悠。
很多人劝他说以于氏的家族背景,出去大小都能弄个官当,总比呆在家里好啊。
于谨回答道,我不是不想上班,但是现在出去最多只能弄个州郡一级的官职,实在愧对于氏先祖,而且也没啥意思。
我看中的是朝堂上三公的位置,但现在时机还不到,只能先耐着性子等着了。
于谨虽然没有出仕,但他的才能已经远近闻名。
当朝太宰元穆曾经亲自为于谨背书,称赞他是王佐之材,前途不可限量。
上次李崇来北边追击柔然的时候,仆射元纂作为副手随军出征。
元纂久闻于谨大名,便请他来自己的军中担任铠曹参军。
于谨同意了。
自古以来,打仗从来都是升官最快的途径,于谨对自己的能力也很自信,机会来了就一定要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