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魏17(第1页)
🎁美女直播魏国(公元22o年12月11日—公元266年2月8日)是三国时期割据政权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
,故曹魏也称为“前魏”
或者“先魏”
,是三国之中最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曹操在军阀混战中,势力逐渐增强,并且控制了东汉朝廷,为曹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曹操受封魏公时,治所在东汉时期魏郡所在地的邺,因此汉献帝封他为“魏公”
,之后又将他晋升为“魏王”
,因此其子曹丕承袭曹操的魏王爵位之后,建国号为“魏”
。
延康元年(公元22o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正式取代汉王朝,建立曹魏,定都洛阳,至泰始元年十二月丙寅日(公元266年2月8日[66]),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
由于曹魏在三国中占据中原地区,因此国力远胜于蜀汉和东吴。
曹魏一朝,最重要的改革有陈群的九品中正制,对两晋南北朝的政治产生深远影响。
在疆域上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立西域长史府进行管理,在毋丘俭征伐高句丽后将朝鲜半岛北部并入了版图,南部诸州大致以秦岭淮河与蜀、吴为界。
[1]灭蜀汉后,曹魏将益州和南中纳入版图,使国土约达四百万平方公里。
崛起乱世
东汉末年,在朝廷,外戚和宦官争权,使朝廷陷入循环内斗。
在地方上,各地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压榨百姓,人民苦不堪言。
加上天灾接续不断,百姓纷纷揭竿起事,成为群雄割据的导火线。
中平元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黄巾军主力虽然在同年就被镇压,但却沉重打击了汉王朝的统治,使早已腐朽不堪的东汉政权分崩离析,名存实亡。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以何进为代表的外戚势力和与十常侍为代表的宦官势力在争权夺利中同归于尽,凉州军阀董卓乘势进入洛阳,独掌大权,各地州郡大吏借着讨伐董卓之机,纷纷举兵,地主豪强也纷纷组织“部曲”
(私人武装),占据地盘,形成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养祖父是宦官曹腾,历侍四代天子,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
曹操的父亲曹嵩是曹腾的养子,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在关东联军瓦解后,曹操开始四处征战,先大破于毒、白绕、眭固、于扶罗等,占据兖州,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势力渐强。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奉立东行的汉献帝于许昌后,开始“奉天子以令不臣”
(袁绍、刘备等诸侯认为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借由朝廷名义来讨伐各地诸侯;先后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
势力展成兖、豫、徐三州、兼有部分司隶、雍州等中原地区。
建安五年(公元2oo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之后用七年时间平定河北,收抚南匈奴,攻灭乌桓,统一北方。
建安十三年(公元2o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欲统一全国,但由于曹军未适应到南方的地理环境,在水土不服、疾疫大兴、东南风起等因素下,于赤壁之战中败于孙权与刘备的联军,由于曹军所伤多为原刘表麾下水军与降军,因此孙刘势力亦无法撼动曹操政权。
因南下受挫,曹操将剑锋转向西北,先后消灭关西十一部、张鲁等割据势力,占有陇西之地。
但因曹操年事已高,终其年只控制了中原、陇西一带,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其后汉献帝封曹操为魏王。
[4
曹魏开国
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