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讲(第1页)
🎁美女直播请大家打开讲义第页。
辛二,合法结显。
我们有很多人都会讲到一件事,说是一切的宗教其实都是劝人家为善的,所以是没什么差别的。
但事实上,一个佛弟子,当然我们会不断地去修学善业,来积集我们的资粮,比方说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我们在修学善业的时候,从表面上来看,我们的确跟天主教、基督教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从心态上来说,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我们在修学善业的时候,我们内心会有一种智慧的观照。
所以我们讲外道修学善业,事实上他只有安乐道,没有解脱道。
他能够从善业当中成就安乐的果报,但是他在修善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去破坏烦恼障、业障、报障,没有这种破障的力量。
而佛弟子在修学善业的时候,一方面能够成就安乐,一方面能够成就解脱。
所以,这个智慧的理观在整个佛法的修学当中就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解脱道,它可以说是一个主导者。
所以,我们研究一部经典,一定要掌握它的中心思想,这一部经到底应该生起如何的观照。
从本经来说,它的观照方法主要就是有四个字,就是“内、外、真、妄”
的观照。
我想,我们研究本经,一路走来,你会觉,佛陀在讲到整个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这一切因缘所生法的时候,他是习惯性把它分成“内”
跟“外”
的差别,分成“真”
跟“妄”
的差别,这个很清楚的。
所以,我们刚开始,要把这个生命的相貌分成外在的相貌跟内在的体性。
外在的相貌基本上是虚妄的,这个很清楚的;内在的体性是真实的。
那么虚妄跟真实是怎么判断呢?
虚妄的东西是变化的。
你看到这个东西,看起来非常庄严,但明天就产生变化了。
凡是会变化的东西都是属于虚妄的。
你看空中的浮云,一下子变成一只兔子,一下子变成一只老鹰,这都是虚妄相。
但真实的东西是不能变化的,它不能有生灭相的。
所以,我们在观的时候,这个所谓“内、外、真、妄”
是两个次第:刚开始我们要观察这个外在的环境是虚妄的,而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是真实的。
远离对外境的执取,因为它是变化的。
变化的东西是不能安住的,你一安住的话你很痛苦的,因为它是变化的,它是不安稳性的。
所以我们在平常的时候经常观察,尽量不要去攀缘外在的相貌,因为你掌握不了它的,你控制不了它的。
那我们远离外境以后,我们开始进入到内心世界了,我们开始把心带回家了。
但是我们面对内心的时候,我们觉,我们内心也分两部分,外在的妄想又是虚妄的,而内在的真如才是真实的。
内心也有外在跟内在的差别。
所以,进一步,也是要远离你内在的妄想,而最后找到你真实不生不灭的本性。
所以它是远离外境,远离内在的妄想,最后真正地回归我们最初的本来面目。
而这个就是十方诸佛菩萨修学的一个真正的安住的处所。
所以,为什么本经有资格讲它能够成就“修证了义”